听说,关注本号会开心一辈子哦!
本期話題:中式园林传统古建筑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读过很多诗词,走过很多园林,赏过不少美景,然而诗画风景中的那些传统古建筑,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却总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
比如亭、台、楼、阁、轩、榭、廊、舫,每个名词都好熟悉,但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各自有何特点、彼此之间又如何区分吗?
图:江苏南京紫金山流徽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认识下这些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景观元素吧!
西湖集贤亭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释名》
亭(凉亭)是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源于周代。多建于路旁、园林中或名胜处,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园中之亭,应当是自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
亭一般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设在路旁或大道上的称“凉亭”“长亭”。此外,还有井亭、碑亭等。
自古四大名亭:醉翁亭、爱晚亭、陶然亭、湖心亭。
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
辨识要点:
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
武汉汉阳古琴台
《园冶》中言:“园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
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高而平的建筑叫台,筑成方形。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颐和园清晏舫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说文》云:重屋曰楼。《尔雅》云:陕而修曲为“楼”。言窗牖虚开,诸孔慺慺然也91秦先生。造式,如堂高一层者是也。
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古诗十九首》中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可见,当时的“楼”和现在的,在高度上含义一致。
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书房或赏景之地。由于楼高,自身也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江西南昌滕王阁
阁者,四阿开四牖。汉有麒麟阁,唐有凌烟阁等,皆是式。——《园冶》
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四方、六角或八角,常呈两层,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四面开窗。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有时也特指女子的卧房。
湖北武汉晴川阁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唐·王勃《滕王阁序》
绍兴鲁镇牌坊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诗经·陈风·衡门》
牌坊是一种纪念性建筑,主要由柱、依柱石、梁、枋(方柱形木材)、楼等几个部分组成。它的形式有一间两柱、三间四柱等,柱子之间架有横梁相连。梁的上面承接有一到三层石板,也就是镌刻有文字的枋,枋上建有楼,有的楼还有特别明显的顶盖。当然,这些楼都只是取其形式,不是能住人的“楼”~
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园冶》
杜甫《夏夜叹》诗:“开轩纳微凉”。园林中的轩与亭相似,也是古典园林中起点景作用的小型建筑物。多居高临下,于下处仰望,似有升腾飞动之感。
北京恭王府湖心亭诗画舫棣华轩
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_^
扇形的轩、扇形的窗,四面皆可观景,与谁同坐轩是拙政园中的经典建筑,它的名字取自苏轼《点绛唇· 闲倚胡床》,四面皆可观景,独特的设计使其别有趣味。
廊者,庑出一步也。——《园冶》
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如走廊、游廊等。作为有覆盖的通道,其常设在两个建筑物或观赏点之间,起着遮风避雨、联系交通等实用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层次的组织有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廊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即美人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构件。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游廊:
从横剖面的形状看,廊可分为四种类型:双面空廊(两边通透)、单面空廊(一侧沿墙)、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加一道墙)、双层廊(复道廊,上下两层)。
从整体造型及位置来看,又可以分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和桥廊等。
浙江省江南浔小莲庄游廊:
廊的特点是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
狭长而通畅能促人生发某种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步移景异”。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留园爬山廊: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宋·苏轼《海棠》
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美化十分关键;园林中的游廊则可以划分景区,形成空间的变化,增加景深和引导游人。
《释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园冶》
榭,一种借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休憩建筑。临水或局部或全部建筑于水上的建筑称水榭,用以休憩和观赏水景。
其特点是在水边架一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于岸边,上建亭形建筑物,四周柱间设栏杆或美人靠,临水一面特别开敞。有时其台上的建筑,内圈以漏窗粉墙和圆洞落地罩加以分隔,外围成回廊,四周立面开敞、简洁、轻快,成为人们在水边休息和观景的好地方。
水榭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点缀水景,供游人观赏水景,亦常作茶室之用,游人在此一可休息纳凉,二还可品茗观景,一举多得,所以是驻足赏水景的理想之地。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宋·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颐和园清晏舫
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
由于舫不能动,又称不系舟。放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
但是舫这种建筑,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船是江南水乡的主要交通工具。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唐·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但自庄子说“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之后,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园主归隐闲暇,再不问政。所以它常是主人寄托隐居情思的建筑。
注:图片来自网友,侵删,原创科普文章来自作家珞小玥@伊壁鸠鲁de猫,银叶植物研究是作者的学术研究领域,希望有抄袭意向的朋友放过哦!
~~~~欢迎关注、留言或@伊壁鸠鲁de猫 提问植物、园林、动物和园艺知识哦~~
91秦先生 91秦先生 91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