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岗村位于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南约5公里,太康县城西约18公里,X018县乡公路与永登(盐洛)高速交叉口东北角位置即是叶岗村所在地,归属逊母口镇管辖,地处逊母口镇、大许寨乡、五里口乡三个乡镇境地结合部,是太康县内远近闻名的一个古老村落,今又以村中东西大街为分界线,路南为叶南行政村、路北为叶北行政村,总人口约3000多人,村容整洁、民风淳朴,主产小麦、五米、花生、大豆、辣椒、西瓜及各类小杂粮。
叶岗村王爷庙会演出现场随拍
在未介绍叶岗村庙会之前,让我们通过史料记载、民间传闻来了解一下叶岗村的来历及相关内容,以便于大家能更好的了解叶岗村古庙会,相关记载及民间传闻有叶岗村在明朝时期为一长形土岗,俗称“长岭岗”,后人叫作“常岭岗”,土岗南面的“常岗店”村大概也是因此而来,长岭岗遗留有南海观音寺、玉皇庙、王爷庙等古迹,因年代久远,详情已无从考证。
据“太康网”及民间传闻有关叶岗村的来历,大致是这样描述的:
来自太康网资料截图
明朝末期至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浙江省兰溪县一位叫作叶邦备的人流落至长岭岗,叶邦备乐善好施、周济民众,颇得附近乡邻爱戴和拥护,一时传为佳话。1788年,叶邦备进京应试,一举得中状元之位,皇帝加官进爵,封位王爷,后来,叶邦备年迈返回叶岗村,为人低调、从不炫耀,并坚持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后经村民建议,决定将长岭岗改称叶岗村,从此才有了叶岗村的叫法,1818年叶邦备过世,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仁慈的老王爷,为其修建坟墓,并建庙流传。后洪水泛滥之时,滔天洪水绕坟墓而流经,坟墓依然未毁。
另据大河网描述:
来自大河网资料截图
明朝时,有一位马天官,被皇帝请去教育子孙,多年后马天官告老还乡,奉命整修玉皇庙,庙院当时占地数十亩,七十多间建筑,院内广种奇花异草、遍栽古树名木,颇似一处官家园林……
另外还记载有关红色革命的史料,叶岗村为防外患修筑寨墙,几经灾荒和战乱,洪水浸肆、土匪扰乱、日寇侵犯等,当时的郭馨波部多次攻打叶寨时,也未敢轻易侵犯叶岗,多是从叶岗村附近绕道而行。玉皇庙也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掩护红色革命志士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的叶岗村民面对敌人凶残的暴行,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住红色革命志士的无私无畏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网搜查阅有关史记材料)。
叶岗叶南村文化广场入口处
有关叶岗村“南海观音寺”有碑文记载简摘如下:91秦先生
叶岗叶南村文化广场东侧新近复建的南海观音寺
《南海观音寺》据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坐落在常陵岗(今叶岗村)南门外路东,后因黄水泛滥,庙宇冲毁,年久失修,雕碑失落,详细情况无考……
所幸今人有郑姓一家及众村民共同努力,南海观音寺再现往日辉煌,南海观音寺复建在永登高速北约100米处的叶南村文化广场东侧,与新旧两座玉皇庙相距约200米左右。
如今玉皇庙旧址依然在村东西大街南、村中心十字街往南约150米处的民宅一角,保留有三间主殿室,另有碑刻一通,并刻记有“重修玉皇庙”碑文,大致内容如下:
叶岗叶南村玉皇庙旧址保留的玉皇庙大殿
叶岗原名长岭岗,玉皇庙始建于明初,葺修于明末时,占地三亩,庙宅三殿,主殿三间,配有东西廊房,南屋四间,楼阁大殿,雕梁画栋,金门朱户,耸角飞檐,构筑严谨,殿内塑玉皇金身,左右侍各路全神,眉目神慈,栩栩如生,院内苍柏偃盖,古槐盘龙,殿前置香火鼎一座,朝暮香烟不断,阁上悬铁钟一口,高五尺、径四尺,早晚钟声幽幽,数里可闻……整个庙堂香烟缭绕、木鱼声声,正是:蔼蔼祥云笼庙宇、依依薄雾锁迴廊,数百年间,神灵辅佑八方黎民,安居乐业,然星移斗转,一九五八年此庙被毁,所有材料均用于(建设)逊母口礼堂,从此巍巍玉皇庙阁销声匿迹、荡然无存。直至一九九五年底,才有村民共同努力在遗址处复建三间殿室。
有了庙宇遗迹,村民们又积极筹办了乡村级娱乐庙会,三月三、六月初一,后来固定的十月十五日前后在玉皇庙附近逢起的十月十七日地母生日庙会,直至如今为了交通便利及其它原因,取消了十月十七日庙会,村民们又在玉皇庙旧址西南角约100米处修建了新玉皇庙,太康县庙会文化研究基地于二零一六年十月,又颁发配书编号为B56的牌匾悬挂于新玉皇庙。
叶岗叶南村新玉皇庙大殿
王爷庙则是坐落于叶北村东头的一处庙宇,主殿室三间,东南角邻路位置另有土地小庙相辅,门头上方悬挂有太康县庙会文化研究基地颁发编号为071的公示牌匾,有关王爷庙的来历也有碑刻记载,大致内容如下:
叶岗叶北村王爷庙
据传,王爷庙原来是明万历之前长期供奉在河北泥马庙修身成神的一尊木胎,皆因黄水泛滥,被冲出庙门四处漂流,时年由叶氏先祖叶邦备之父海东封王,荣归途中发现此神胎,将其请回长岭岗即叶岗奉祀,并附体于身后。在长岭岗东门修建小庙一座,多年来王爷施威,灵气通天,遐迩闻名。
一九五八年受形势影响,此庙被拆……
一九九零年,有村民们在东门里路北建庙一间,安置了王爷之位,二零零四年,王爷庙进行扩建日前规模,占地四分,大殿三间且有院墙、大门等复建物……
从上述碑记流传内容上可以推断:以前庙宇内供奉的神胎塑像有采用木质的情况,过去黄河流域经常发水,所以会有木质神像被冲向远方的事情,当时的人们便会以各种版本的传闻来神话某个相关事件,不过也是让人们对过去苦难岁月的追忆,也能更好的让人们感觉如今幸福美好的时光91秦先生。
叶岗村王爷庙会上来自板桥镇丁集村的民俗表演队
王爷庙会是基于每年农历十月十七日的地母庙会场地及各种原因取消后,庙会才改往村东王爷庙附近,庙会日期也设为每年的七月二十日正会,会期一般三到五天,王爷庙会刚兴起大概有八、九年的样子,近年来的王爷庙会十分热闹,本村及附近村内的民俗表演队也都赶在庙会期间前来即兴表演各类民俗活动,担花篮、打腰鼓、转花轿等民俗表演活动既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又给庙会增添了无限乐趣,村内除了新增了王爷庙会以外,还在村中东西大街上保留有每月逢二日的乡村集市交易,每月的初二、十二、二十二日附近村民及流动商贩均如期而至,既保留了民俗传统、又方便了附近群众买办瓜果梨桃、农副产品、日常用品。
正是基于上述古村寨庙宇遗迹的基础上,叶岗村才保留着农村庙会文化习俗,庙会初起时以农历三月三、六月初一日均逢过会,以及固定为农历十月十七日的地母庙会,庙会场地多选在村中心十字街往南约200米的玉皇庙旧址处,后来也曾再次向南移约100米的坑塘旁边,近些年因王爷庙会的兴起,会场才又改往叶北村的王爷庙附近,直至在村东头和村南头都修建了文化广场,才再次固定到叶北村文化广场内。
记得2005年前后,是叶岗村十月十七日庙会鼎盛时期,那时庙会逢在玉皇庙旧址南边的变电房一侧,前往赶会的生意人多的数不过来,但都各据一方、井然有序,旧玉皇庙以西的胡洞内是儿童玩具业,那时多以西华县西华营镇和聂堆镇的几家儿童玩具火车、转马、转伞等小型玩具,套圈及娱乐摊位多以西华县清河驿乡及太康县清集乡的几家摊位,平顶山地区的歌舞杂技团也曾在玩具场西边的林地内前来助兴演出;旧玉皇庙以北直至村中东西大街的位置,多是饮食百货摊位,烧饼、油条、胡辣汤、水煎包成了庙会的主食,更有当地的各类民间小吃摊位穿插其间;村中东西大街上的服装布匹摊位自古以来就是叶岗村庙会的一大亮点,许多家服装布匹摊位能摆满整条大街,多以本县大许寨乡、老冢镇的五六家布匹业为主,服装业多以本地小摊位为主,淮阳、许昌、平顶山的几家服装业也占据一定的场地,他们多以厢货车装满服装前来,采用低价出售的优势往往能赚到相当可观的收益,生意最好的时候,整车卖的几乎剩不下多少了,所以,很多经营庙会流动行业的生意人大都忘不了曾经的叶岗村十月十七庙会,每逢庙会来临之际,也都早早地占据了各自的经营场地。
叶岗叶北村文化广场上庙会演出场景
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十月十七日的地母庙会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新兴起的七月二十日的王爷庙会,受疫情防控影响,二零二一年度的王爷庙会向后顺延,直至农历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初二日才进行补办,庙会期间的生意人中,外地商贩几乎没有,全部都是本乡本土的流动商贩,尽管当地疫情已解除封控,但许多戏迷观众都对疫情防控有了更好的防护意识,很多人选择佩戴口罩观看演出,包括民俗表演队也都佩戴着口罩进行表演活动,这就是为何在农历十一月份设置标题为“七月二十日庙会”的缘故。
叶岗村王爷庙会上的娱乐摊位
叶岗村王爷庙会上的儿童旋转木马玩具
叶岗村王爷庙会上的服装摊位一角
叶岗村王爷庙会上的零食摊位
叶岗村王爷庙会场景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的叶岗村王爷庙会属于延期补办的一次民俗文化活动,承揽演出事宜的是一家“河南省汝宁府豫鑫剧团”,前来庙会经营的摊贩均为附近乡镇的流动商贩,儿童玩具设施很少,仅有板桥镇、五里口乡的旋转木马、大炮乐园、气包玩具、套圈游戏等几家,饮食业也多以逊母口镇、大许寨乡的几家摊位,服装鞋帽业也有很多,多是大许寨乡、老冢镇、板桥镇的摊位居多。总之,相比往年还是少了许多摊位,但愿以后的叶岗村庙会逐步恢复常态吧。
叶岗叶南村内整洁的小街道
最后祝愿叶岗村庙会越办越好,早日恢复常态!
91秦先生 91秦先生 91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