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电话:
400-123-4567

行业动态

秋入园林看姑苏

秋入园林看姑苏(图1)

一眼苏州,又见苏州,放下匆匆的脚步,漫步在苏州街道的秋色里,让苏州在心里的情怀一点一点释放,轻轻拾起心里那久远的一点记忆,苏州,江南一座姑苏城,烟雨满城楼。

一说苏州,映入脑海中的一定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园林,的确如此,在苏州的街头巷弄,每一眼看到的都有透着园林质感的建筑,随处都有着园林艺术范儿的小品构造,所以又见姑苏,我第一站就去打卡园林,这让徘徊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

秋入园林看姑苏(图2)

说到园林,说到江南园林,再说到苏州的园林,如果说我们见惯了春季园林的葱茏绿意,见惯了夏季园林的花团锦簇,那我却更钟情于秋日里的园林,而且赏江南园林,虽四季各有不同的丰姿,但中秋时节的园子有着一番别样的韵致。可谓:庭院深深江南意浓,几阵雨落疏疏,寥寥数点秋绪。

秋入园林看姑苏(图3)

要品秋天的苏州,首先就要去品苏州的园林。在秋天,在苏州生活的当地人就算再忙,也一定会抽出充足的时间去各个园林赏叶观石。所以,我有着这句“又见姑苏城,姑苏是园林!”的品评。

秋入园林看姑苏(图4)

看苏州园林,看秋色里的苏州园林,用长镜头去看苏州园林,观其貌,品其形,用近镜头去看苏州园林,览其微,品其韵。秋天的苏州园林无论怎么看,都多了一份古朴和意趣。

说苏州园林是江南园林的典范,那是有道理的,在评出的中国四大园林中,苏州园林就有两个,而首屈一指的则是拙政园,所以去苏州园林是一定要去拙政园的。

可以这么说,苏州的秋,是拙政园里的静山慢水,是拙政园里的衣袂翩跹,一把团扇后的娇颜,镂空窗后的斜阳,那是苏州的秋色,那是拙政园的本色。

秋入园林看姑苏(图5)

一入秋,拙政园的景象千变万化。红的枫叶、黄的银杏、绿的芭蕉、飞虹桥上过,沧浪亭中坐,避直就曲,一波三折。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五百年前,官场失意的王献臣辞官回到了故乡苏州,他造此园只为“闹中取静,不出城市而得山林之性,逍遥自得而享闲居之乐。”

拙政园,取名“拙政”,是选自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的“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暗喻自己是个拙者。

秋入园林看姑苏(图6)

在拙政园外,你只会看到一个很小很窄的门,从外看,有谁知道其里的大观世界呢?我从门前走过,都觉没得这就是拙政园的入口,而由其名和其门足可见当时主人的低调和含蓄。

拙政园建成后没几年,王献臣就病死了,其后人把拙政园一分为二,东部卖给了刑部侍郎王心一,剩下的卖给了太子太保、弘文院大学士陈之遴。后来,吴三桂的驸马王永宁进驻,再后来吴三桂举兵反清失败,王永宁俱而先死,拙政园又成了官家之物,日久荒凉……

秋入园林看姑苏(图7)

进了拙政园,眼中拙政园的秋天,并没有古人口中的万里悲秋,而是更多了些温暖婉约,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时间的馈赠。在亭台楼阁雕梁画柱的廊间穿梭,小桥如虹连着水榭,流水循着亭台婉转,坐是景,移是影,静观是悠悠秋色,游走是山水入秋,一派江南的水墨就在远处的径深里,就在近处的横卧中。91秦先生

拙政园,可谓一步一景,一窗一影,只见那百年古树都郁郁葱葱,斜阳透过太湖石的洞孔,洒落在红枫和黄杏上,仿佛一片炙热的焰火交织着姑苏城的梦。秋色的苏州,园林就是姑苏!

秋入园林看姑苏(图8)

沧海桑田,往事并不如烟,纵览眼前的拙政园,有点像明朝的房子、装着清朝的家具,还修了现代的“大门”,似乎感觉少了一点“拙”气,不过园子的设计和格调还保留着当初建造时的滋味。

五百年光阴岁月,我看着眼前的拙政园,正好有风吹落一片叶,一份园林里的感怀油然,这是苏州的园林,这就是古韵中微缩的苏州,而苏州依旧是那个姑苏。

秋入园林看姑苏(图9)

本文由月明素光暖原创,转载请注明!感谢文友喜欢,愿以月明之素光与您结缘,给您温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月明素光暖


91秦先生 91秦先生

Copyright © 2022-2026 91秦先生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图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7070077号-1

地址:天朝天堂路91秦先生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1234-5678 联系人:张生